Posted on 04 Oct 2016

「聽濕地在說話」聲景體驗活動

The Sound of Wetland: Workshop

一起來場聲音散步,用耳朵感受濕地

您聽過濕地的聲音嗎?如果有機會將聲音留下,那會是什麼模樣?

在關渡自然公園的豐富濕地生態環境中,您不只聽到蟲鳴鳥叫,更也聽到週邊開發的環境噪音。透過聲景體驗活動,您將發現原來濕地在說話。而因為您的參與,藉由聲音採集、彩繪聲音地圖、製作線上聲音地圖,我們將有機會保存濕地的聲音。

濕地在向我們說什麼呢?我們需要您一起為濕地發聲。

活動特色

  • 在關渡豐富的生態環境中,聆聽多元的聲音風景
  • 完整體驗「野地錄音師」的採集聲音及線上製作聲音地圖過程
  • 在關渡自然公園聲音地圖中,與更多人分享您的珍貴錄音片段
  • 彩繪的聲音地圖,將於「2016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聲景特展中展出


活動內容

時間 活動內容
13:30-14:30 園區環境導覽
14:30-15:30 聲音採集者
15:30-16:15 聲音地圖創意彩繪
16:15-17:00 線上製作聲音地圖

 

活動資訊

(活動已在進行中,每場次皆已額滿,不再受理報名)

  • 日期:7/23(六)、7/24(日)、8/14(日)、9/4(日)、10/2(日)
  • 時間:13:30-17:00
  • 地點:關渡自然公園
  • 費用:100 元/人
  • 對象:一般民眾、親子團體(小孩須滿 8 歲以上,一位大人可帶兩個小孩)
  • 名額:20 人/場

 

關渡自然公園聲音地圖

每場聲景體驗活動的參與者,都為濕地留下了一段聲音,一起來聽聽看!

使用方法:點選地圖上任一標記,即可點選連結聽取錄音 (若地圖無顯示請點選此連結:關渡自然公園聲音地圖


主辦  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  協辦  台灣聲景協會  指導  臺北市政府  贊助  臺北市動物保護處

計畫簡介

傾聽自然計畫 "用眼耳解讀自然,用心藝解讀大坔" 前言 從微小的事物中尋找世界的真理,從古至今、從東到西、從文學到科學等領域中多處可見。在英國詩人布萊克的著名四句詩「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手中握無限/剎那即永恆。」;甚至是從細小的原子到巨大的太陽系也都可以這麼看,看似不同的原子與宇宙,卻都是由一顆恆星旁圍繞著數顆行星或一顆原子周圍繞著數顆電子,雷同的模式在運作。或許,是藉由觀察細節,使人更能構築出完整的世界觀。 關渡自然公園是一座位於淡水河與基隆河交接的沖積平原上的濕地中心,以保育濕地生態環境、維護鳥類棲地以及提供大眾休閒、教育與研究的功能為宗旨,近年來更積極發起以自然與裝置藝術季結合的大地藝術活動,提供民眾親近自然藝術的媒介。在這樣的架構下,2016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開始嘗試將環境教育課程與藝術活動結合,帶領參與者從身邊最常見也最不易被注意的微小細節開始,利用感官來觀察及體驗生活周圍的自然環境,並鼓勵參與者創造屬於他們與自然間連結後的藝術創作。 目的 1. 利用感官,重新連結人類與自然環境。 2. 引領民眾認識環境進而思考人與環境的關係。 3. 啟發友善環境的動力。

台灣聲景協會 Soundscape Association Taiwan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soundscapeTW/ 網站:https://sites.google.com/site/taiwansoundscape/ 城市、鄉村、森林、海岸,不同的地景構築著各種生態系,也影響了每個環境的在地聲景。人們除了用視覺感受自然環境破壞或社會長期變遷,在聽覺上也能感受環境或時代的改變。目前台灣社會雖然已十分注重生物多樣性的保育,但仍缺乏對在地聲景保存的共識。 「台灣聲景協會」在民國104年成立,希望結合生物聲學、噪音聲場量測、聲音癒療、音樂藝術、文史研究、社區參與等各領域專家和參與者,從各種層面了解聲景,並以協會為平台來推廣個人對聲景研究的理念。 成立初期,台灣聲景協會將提倡透過保護自然聲景來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育,推動在地聲景來建構藝術與文化保存的教育內涵。同時,交流錄音與分析技術來強化聲景保存與公眾應用。透過噪音與環境聲場的研究,促進民眾的聽覺保健與權利,也積極參與環境公共政策的制定。讓更多人理解以聲學為基礎的環境關懷理念,以達成環境永續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