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06 Jun 2017

徵求藝術家

徵求關注人與自然關係的藝術家,參與2017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阡陌之間」,收件截止日2017年8月6日。

獲選藝術家將利用約五週時間進駐關渡自然公園,使用自然素材或友善環境材料,現地創作能傳遞環境意識的作品。
下載:徵選公告(中文版)

 

主題

「阡陌之間」

關渡平原曾是漢人進入台北最早開墾出的農地,如今卻成了這座城市最後的水稻田。過往再平常不過的景觀,在一棟棟水泥高樓群起圍繞後,夾雜在川流不息的車潮與捷運間,反倒顯得突兀起來。享受這片風光的人,呼籲要留下難得的田園景觀,穿梭田間小路,稻浪搖曳美不勝收。然而做田沒想像中浪漫,看天吃飯的甘苦也只有經歷過的農民才懂,愈來愈差的工作條件、劇烈變化的社會環境,與難以捉摸的氣候變遷,讓這看似樂活的生活方式,增添了更多難以言喻的辛酸。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關渡位處河川匯集、淡鹹水交會處,河水沖積出平坦的關渡平原,自古以來漁產富饒,河口與海岸生物活躍於沼澤泥灘,引來大批水鳥群聚。昔日凱達格蘭族居住於此,漢人抵達後,將當時滿目荒涼的草澤地逐漸開墾為水田進行耕作,同時仰賴淡水河中川流出入的魚蝦蟹貝養活一家子。滄海桑田,數百年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這幅景象,因現代城市發展起了劇烈變化,河水髒了濁了,水田一塊塊消失。時至今日,水變土也變,經濟民生面貌已不同往日,台北人生存模式不再與農田緊緊相連,保留大面積水稻田的關渡平原,擺盪在許多懸而未決的開發僵局之間,眼下她的命運該往哪兒走?對於這片看似在城市裡「剩下」的綠地,我們還可以有哪些想像?

長久以來,受這片水土恩惠的,不只有一代一代的人,許多萬物生命也都因她滋養而生。人類最初為了生產糧食所開闢出的水田,在天然漫淹或積水濕地急速消失的現代社會,反倒肩負起重要的生態功能。水田不僅可涵養水源、調節微氣候,還能提供生物庇護、繁殖與覓食的棲地。採取友善耕作方式更能創造可循環的地力,支持豐富的生態網絡。農耕過程中衍生出許多細膩的在地知識及文化,亦彰顯一種人與自然環境緊密互動的關係。這種從勞動與生命經驗所孕育出的傳統智慧,或許能為日漸與土地疏離的現代社會,重新帶來啟發。

田間道路與水圳溝渠交錯的關渡平原,詳實紀錄了我們看待土地的各種態度。2017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以「阡陌之間」為年度主題,希冀站在這座城市裡的獨有風景裡,從型塑城市面貌的各種角力中探問自然的處境,在阡陌縱橫的片片水田間梳理城市空間的層次,從現代人快轉的生活步調中找回與自然和諧對話的永續節奏。

阡陌之間,刻劃著眾生足跡,這是一片與你我生命都相連的土地。此時此刻,我們若能謙卑地重新學會敬天愛地,會找回來的又豈止自然生機。

 

場地

關渡自然公園 www.gd-park.org.tw

位於淡水河與基隆河交匯處,擁有廣闊的草澤、埤塘等完整濕地環境,吸引許多生物駐足居住,生物多樣性相當豐富,又因地理位置成為許多候鳥每年遷徙途徑的必經之地,是國際鳥盟列屬的重要鳥類棲息地。自然公園目前由臺北市政府委託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簡稱台北鳥會)經營管理,致力於濕地生態和野鳥的保育工作。

我們將挑選5至6名藝術家進駐主要設施區創作。主要設施區是關渡自然公園主要對大眾開放的區域,有入園開放時間與門票,區域內包含自然中心、賞鳥小屋、埤塘、步道與其他教育設施。在此區域有多處位置可選擇設置作品。

園區內其他大部分的區域一般民眾無法進入。這些未開放的區域一直被保護著,以供鳥類以及其他野生生物的棲息保育區,民眾可以透過望遠鏡來觀察這些生物,也可以藉由特定的導覽解說行程進入部分管制區域。園區提供許多教育課程,給民眾與大自然之間互動的機會,學習環境保育的重要性。

時程表

9月30日 藝術家抵達、入住
10月1-6日 環境認識/歡迎餐會/田野訪查
10月7-31日 創作期
11月1-4日 開幕準備期/藝術家分享會
11月5日 開幕
11月6日 藝術家離開
12月31日 作品展期結束

休息日:10月2、9、16、22、23、30日。
時程如有更動以主辦單位通知為準,並即時於網站公布。
 

資格

  1. 藝術家需對自然、人文與環境間關係感興趣,並承諾不會於創作過程傷害環境。
  2. 藝術家應具有一些和居民、志工、學生一起工作、合力完成作品的經驗,並且能引導一般民眾參與在藝術創作的過程。
  3. 外國籍藝術家須具備基本英語溝通能力,以利與關渡自然公園策展團隊溝通。
  4. 願意進行有關創作經驗與作品的分享。
  5. 接受藝術家以團體組合申請,惟主辦單位僅提供一人份補助(詳列如下),藝術家申請前須同意多人共享此份補助,並不得有議。

補助

  1. 藝術家費用:新台幣8萬元整。主辦單位將依規定代扣所得稅,實際支付額將為扣稅後之金額。
  2. 機票(交通):藝術家從國籍地出發抵臺北(桃園國際機場)的經濟艙來回機票費用。護照、簽證等其他費用不在補助範圍內。
  3. 提供抵達第一天由機場至住宿飯店(下午3點入住)的接駁。已在臺灣之藝術家,則提供居住地往返至台北市關渡自然公園之交通補助(國內機票、高鐵、台鐵、客運、捷運等,需保留完整憑證)。
  4. 住宿:2017年9月30日至11月6日,藝術家入住獨立住宿空間(含衛浴)。若有隨行親友,需依照飯店的規定自行負擔衍生之住宿費及餐費。
  5. 材料:主辦單位協助尋找現地自然材料或環境友善素材進行藝術創作。主辦單位將有一筆藝術家共享之材料預算,用於購買如麻繩、天然顏料、竹子等材料,有購買材料需求之藝術家需事先與策展人溝通。
  6. 餐食:飯店提供自助式早餐、園區提供工作天中餐。晚餐費用自理。

如何申請

備齊以下資料(可以中文或英文撰寫)E-Mail至festival@gd-park.org.tw,收件截止日為2017年8月6日止。

  1. 個人履歷:請包含您的背景與經歷、過往獲獎或展覽紀錄。請記得附上您的全名、目前聯絡地址、電話與國籍。
  2. 參展動機:請以一頁內容說明您的參與動機,以及您特別感興趣的環境議題。
  3. 作品提案:包含簡短概念說明以及草圖,藝術家將可在田野訪查之後修改作品設計,始之更符合場地條件。
  4. 作品集:請介紹六件您之前的作品,內容須包含作品名稱、創作年份、創作媒材、展出地點,並附上作品完成照。

文件請以doc. 或 pdf檔案格式提供,圖片請以jpg. 或 jpeg.格式提供,每張圖片檔案請介於500KB 至1MB間

創作思考與規定

  1. 使用友善環境素材:決選出的藝術家即將在指定場所進行戶外創作,藝術家僅限使用天然的或環保回收的材料,確保作品在創作過程不對環境造成傷害,並考慮到作品結束後可以被回收分解、回歸自然。
  2. 作品如需上色僅限使用天然顏料。
  3. 優先使用在地材料:藝術作品材料必須優先考量基地內可取得的自然材料。
  4. 作品安全性是首要考量。所創作的作品要能於戶外持續展示至少3個月以上,並可耐受10-12月的颱風與豪雨侵襲。作品設計要表現出隨著時間演變的趣味。展出作品將由關渡自然公園保有決定權,回歸自然或進入回收或因安全考量而拆解。
  5. 藝術家在臺創作過程將與在地民眾、藝術志工共同進行製作。

聯絡

公共事務部 冉挹芬組長
festival@gd-park.org.tw
02-28587417 ext. 230

藝術家如有任何疑問、需要更多參考資料,或想要安排至關渡自然公園實地場地勘查,竭誠歡迎於徵選截止日前與我們聯繫。

了解更多

  1. 網站 http://www.guandu-natureart.tw/
  2.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GuanduNatureArtFest/
  3. Youtube https://goo.gl/K5S3uE
  4. 歷年成果集 https://goo.gl/H4yqcj